蔡莉:基于中国情景的新创企业资源整合与竞争优势
2017-05-24 

2017年5月20日-21日,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会议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会上,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蔡莉教授作题为“基于中国情景的新创企业资源整合与竞争优势”的主旨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根据现场速录整理如下,与大家交流分享。

演讲全文:

到目前为止还是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当中,这次我们会议邀请的嘉宾所作的报告真的是非常精彩。我刚才想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并不是说在创新创业研究当中,针对某一个主题做了什么介绍了什么,更关键的在于启发我们的思维。

所以我想我们做创新创业研究首先应该在思维上要有这样的提升,因为如果你要思维上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你在观察现实一些创新创业实际问题当中,就可能受限于现实的一些约束,刚才的报告是非常好的,在思维启发上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我今天跟各位介绍的恐怕要从很高的思维高度,我们去聚焦一个具体的问题,我现在这个题目是MOR一篇文章,我想今天跟大家介绍,并不是介绍这篇文章具体的思想,我是想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们是怎么去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大家知道研究创业问题,实际上离不开机会,离不开资源,从我们的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来看,我们是面向资源的,当时我们在搜索相关的研究文献时候发现,前人面向机会这个视角研究文献很多,而资源视角相对于机会来说很少,所以我们当时资源研究创业的问题,现在来看,我们承担第二个重点项目,我们意识到机会和资源是不可分的,所以是一个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下做这个创业问题。

今天我们关注一个问题就是从资源的这样一个视角,资源整合核心企业的绩效,是在中国的情境下来做。现实当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企业成功,有的企业失败。他们新企业在资源整合过程当中,他们有哪些困惑呢,又有哪些经验呢,这些是在我们创业当中希望提取的。

比如大家知道北汽新能源汽车,大家知道其实从北京摇号,你买汽车可能自己排不上队,可能新能源不受限制。北汽新能源汽车其实当时在上这样一个项目,在发展过程当中,在当时的环境下,就是我们会看到近几年关于新能源汽车政策在不断变化,在北汽这样一个大集团来看,产新能源汽车有它的一些优势。我们研究国企背景下的新创企业,创业行为的时候,它有它资源的禀赋,有网络关系,有它的国企背景下的市场份额,所以它在创业行为上会有它独特的地方。

新能源汽车也是这样,我们在进一步研究发现什么呢,其实在北汽新能源来说,所具有的优势就是电控技术,但是要真正能够造出新能源汽车,还需要电机、电磁材料等等方面的突破,是怎么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外部合作,包括充换电站,包括后来销售方面又与人合作以后,就是在销售能力的提升上,所以一步一步走的就是与人合作来不断的整合自己的资源,提升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所以现在纯电动车销量上是全国之首,是这样一个情况。

另外我们还想举一个联想项目,因为大家知道联想生产PC机在全国占到40%,但是2000年所有遇到互联网的寒冬,所以联想要想同仅仅生产PC机到逐渐生产的链条,向网络服务来延伸的话,需要不断的延伸链条。当时从市场竞争来看是比较激烈的,所以当时是和美国在线,美国在线是在互联网这样一个领域,是一个领头的企业。他们也看好联想PC这么一个大的市场份额,他们两家在合作成立所谓的联想傲龙,但是遇到文化上的冲突,遇到薪酬体系的障碍,所以最终这个项目没有成功。现实当中会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就在考虑对于一个新创企业如何去整合他的资源,以提升他的竞争优势。所以现实当中这样一系列有成功、有失败,到底他在理论上梳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理,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面对这样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在理论上梳理,大家知道资源和竞争优势的关系,在企业和不完善的市场要素当中,不断整合资源的时候,就会出现和竞争对手有资源整合上壁垒。当资源整合的壁垒越大的时候,新进入者就越难,对于先前进入就有这方面的竞争优势。

然后大家知道在自然基础理论当中,在90年代的时候又有一些论述,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资源要有四种特性的时候,像不可复制、难以获得,具有竞争优势。这样一个理论的梳理,大家会看到就是在中国的情境下面,其实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又进一步发展或者去对于传统的理论又是一个冲击。

在梳理一条理论线条的时候就发现,传统的或者经典的理论其实在中国的情境下未必是完全适用的,一种新的东西是什么呢,提出所谓的合理论,从这些书里我们会看到,就是我们要研究借助这样一些理论,但是我们要结合中国的情境,对于资源的分类,我不具体讲了,其实有多种分类,这里提到的就是组织资源,就是怎么把个体组织转换成组织资源,我最近也看这方面的文献,实际上真正突破还需要共同的努力,这方面还有欠缺的方面。

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之上,我们构建一个所谓模型,这个并不是理论上有多大创新,更多是整合前人观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就是所谓资源开发过程模型,这个是基于企业所具有的资源禀赋,然后在对机会识别基础上,如何去整合资源,所以从这来说,新企业创业过程是没有一个完善的战略,这个也是有争议的,但是我认可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实际上探索,不断识别机会,不断的修正战略,在资源过程当中,也是资源识别到资源的获取,到资源的整合以及到资源利用。

我们今天把问题聚焦在整合上,我们是怎么思考的,关于资源整合有一系列定义,有人从外部定义,有人从企业内部,也有人讲外部和内部一体化如何去整合。实际上我们现在研究是内和外的结合,定义这个过程是什么样,有人说是识别识取,大家的观点不尽一致,从资源整合的方式来看,从我们对文献的梳理,其实又会看到有一些做人的观点中间在动态演化和发展当中。实际上我们今天所做的研究就是把这三种整合方式扩大,而这三种当中,一种是稳定的整合方式,而一种是探索比较大的浮动方式,中间是变化比较大的。

同时整合方式来看,有两种视角。还有一种视角是拼凑,大家做创业研究的人,好多人都关注资源拼凑,也是开始有两种方式,逐渐扩大到第三种,后来有些学者提到手段拼凑和网络拼凑等等。从资源整合的影响要素来看,从不同视角来看,从投资的视角来看,从知识和从信息视角来看,然后从创业者特指的视角来看,都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是我们对于前面东西做一个梳理。关于中国情境,我们所举的例子,我们在现实当中发现的一些案例都会出现什么,企业所做的资源整合的决策,它都要基于所处的情景,就是我们来做这种决策,一定是内和外这样一种互动,这样一种整合,这里面就说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做这样的决策,大家知道中国情境的研究,现在基金委的项目,有一种导向就是特别要提出关于创新创业,就是在中国情境下相关的理论是什么样,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导向。因为只有从这样一个提炼上,我们才能够把顶天和立地结合起来。有很多国外学者也很关注中国情境研究,我们来梳理大概有三个方面。制度、技术文化和市场,如果从制度上来看,有很多学者的观点,我们处于转型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在政策上面可能是有一些变化比较大,刚才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种变化,就是不断为了适应我们的规划目标要求,不断调整政策,所以这是能看到的。另外就是国企和民营,他们在竞争当中政策或者制度上的调整,也是有些学者比较关注的。

从市场上来看到,我们会发现中国这样一个情境,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有叫做大国综合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我们从市场来看,在不同的区域上,它的市场环境是不一样,这个和有些国家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其实我们研究当中就把市场和政府作一个组合,就是政府力和市场力,如果作一个向线就是四个向线,就是不同市场和市场环境不一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文化。

刚才Haim  Dottan先生所介绍的,为什么觉得他所设计的东西,特别是中国馆里面提到用阴阳视角来看,我们从古代哲学理念,陈明哲先生6月份在我们那有训练营,他的一些思想,就是用传统的哲学思维来解决我们现实当中的管理问题,你的研究创新创业问题,基于二元的思想来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说从创业学习来看,就是涉及到探索是利用式,这个和竞争优势和绩效的关系,大家都会看到这些东西,这些和哲学的理念联在一起的。你要研究中国情境是离不开三大要素,实际上是三大要素的整合,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来梳理情境的要素,实际上这里就会有学者提出说,从动态性,从宽松性,从复杂性等等一些视角,我们做的研究就是动态和宽松两个角度来看的,动态性这里面体现什么,比如制度变化的快慢,然后体现在技术上,体现在市场等等一系列变化上,然后从宽松体现在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还是反知,同时资源可获得性怎么样。

然后具体前人看到,比如说在2007年时候,有一篇文献来研究,就是一个企业做资源整合的时候,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去做这样的决策,他们是研究从成熟企业来研究,而且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但是没有做这个实证,我们在这样的思路下深入思考,在中国这样情景下,新创企业如何构建这样的模型,我这里不细讲了,这里有一些假设,就是按照实证研究的论据提出的,就是现在先做动态性,它对于两种资源整合方式和竞争优势关系,我们提出这样一种假设,动态性是一种负向的调节。

动态性一种是对稳定调整方式和竞争优势,但是我们说其实难就难在,现实环境当中,不是说这些都不变,就只变化其中一个要素,然后看企业做决策的影响,经济分析当中,我们传统经济学是这样做的,变化一个看其他都不变的情况下。但是现实当中不是这样,是都在变。我们想如果把动态性和宽松性都加进来,如何考虑企业决策的问题。

我们在方式,在处理技术用与什么,环境变量就是调解的调解,这里面考虑这两种环境变量的时候,我们其实提出的假设,我这里不具体论证。我们处理去测做检验,检验的结果就是几个假设,其他几个假设都通过了。

我现在是想,拿样本去实证,我们通过案例进一步揭示过这进一步的解释它的时候,现实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实际上我们在研究桑德集团案例的时候就发现,其实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想做的决策,因为水污染的处理一些政策,其实在这样一个时段,这里整个水污染的处理实际上又被国企所垄断,但是桑德是一个民营企业,实际上这样一个背景和环境下,文一波(音)看到国企的情况,然后出来参与创业。但是作为民营参与国企的改革这个壁垒是很难,后来通过一系列超常的运作,包括人大代表房间报纸上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中国公民对环保的建议,又通过免费获得声誉的资源,就是用户对他信任,后来拿下肖家河污水处理项目。然后又用BOT的模式。

当一个民企处于这样一个污水处理行业当中,显示他是很弱小,怎么去做的,成立了一个商会,一个商会就是把全行业既有竞争对手又有产业链上下的企业,另外还包括政府组成商会,然后政府也需要出台一些政策,也需要征求企业的意见,所以这样一个商会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出台的政策,通过征求企业的意见,更好的去适应了这个行业发展的需求,然后它在这个商会当中,通过整合资源,逐渐建立起它的由边缘,如何由系统边缘向核心挺进的目的,所以整合是逐渐获取竞争优势,所以现在从全国的销售收入来看,进入到第三就是由原来大家都不知名的民营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整合。

另外这里还看到,在杭州有一个净化企业,我们分析环境就是在高宽松低动态环境下,这个企业有一个特点,我也不希望把我的企业换成多大,因为主业做业务的时候,其实还有很多业余时间,其实还享受着女性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给我一个启示,也是无水处理当中的自动控制问题,由原来去卖其他企业的产品,逐渐有自己研发的东西,然后所缺的资源逐渐去弥补,然后通过一种渐进的方式,在这个行业当中会有一类大企业不愿意做,因为嫌这个市场太小,新成立的企业又做不来,整个知道行业的情况掌握了用户的资源,然后逐渐变自己的企业,所以其实通过这样两个例子,进一步证实我们提出的一些命题,它的这样一个是否适用于中国的情景,这个还是初步的,我们现在通过研究就是有它的一些理论上的启示,我要跟大家分享不是具体的问题,而是如何从现实当中发现问题。

这种问题如果从现实当中发现,就是具体对策解决,我觉得还不能达到深层次去思考,这种深层次去思考,我们就把前人的理论,它能够有它的合理性和遇到具体的问题和情境相结合,资源整合模型当中,我们主要聚焦用什么样的整合方式,这种不是孤立而是和情境相关,而情境又是复杂的,如何构建这样一个模型解决现实问题,我们是希望,包括在座的各位怎么通过努力在创新创业领域建立有中国特色,然后同时既提出一些理论问题,同时又能够立地,对于我们国家创新创业问题有所帮助,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今天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各位!

南开经济调查 | 知中国服务中国
联系我们或寻求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info#nkear.com(发送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