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专题报告《中国智能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内容速读
2018-05-17 

基于包括智能企业、大学和非大学科研机构、投资者(投资机构和非投资机构)、链接者(会议和产业联盟)和政府在内的1624个样本构建的数据库,通过包括6个一级指标(企业能力、融资能力、大学和非大学科研机构创新能力、链接者的连接能力、政府响应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对外开放度)和1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本报告对中国智能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做出了评价。

在中国智能产业区域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和江苏排在第一梯队,分值分别为80.3、49.9、34.2、30.7和17.9。排在第二梯队的省市自治区包括山东、安徽、湖北、天津、福建、四川、重庆、辽宁、贵州和黑龙江,分值分别为9.8、9.1、6.1、5.9、5.4、5.3、5.0、4.1、3.6、3.2。在排名前十五位的省市自治区中,除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之外,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安徽、湖北、四川、重庆和贵州位列其中。

在三大经济圈中,京津冀得分为80.6分,位列首位;长三角为60.7分,位列第二;珠三角为45.6分,位列第三。在经济转型升级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的强力牵引下,三大经济圈处在智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前沿。

在智能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中,北京市位列第一。在企业能力、融资能力、大学和非大学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连接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对外开放度5个分项指标排名中,北京均位列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广东省,从6个分项指标来看,广东省在企业能力、连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三项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企业能力指标的平均专利数以及政府指标的专业园区数量方面,位列第一。广东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集中在深圳和广州,而且在包括东莞、惠州和中山在内的制造业发达城市同样获得迅猛发展。排名第三的浙江省在智能产业的发展上得益于阿里巴巴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的辐射带动。

对排名前十五的省市自治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数的细化分析表明:经济转型升级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是区域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活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决定和影响着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水平;大学和非大学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因而,如何构建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区域发展智能产业面临的挑战。

图表  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综合排名情况(TOP15)X8.jpg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018年5月15日


南开经济调查 | 知中国服务中国
联系我们或寻求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info#nkear.com(发送时请将#改为@)